沈阳鸿宇科技有限公司

【行业资讯】聚焦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领域两会代表有哪些提案?

发布时间:2023-03-10 文章来源:鸿宇科技 浏览次数:632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农业、工业、金融、教育、医疗、交通、能源等重点领域,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应用。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关于工业互联网推动制造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等话题的讨论再度热起来。
       聚焦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领域,看看今年代表们准备了哪些提案?代表们怎么说(排名不分先后)


       全国政协委员余晓晖:大力建设工业互联网 深化工业数字化转型

       “结合我的专业领域,今年带来了三件与数字经济发展相关的提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向表示,“一是加快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工业互联网规模发展;二是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三是更好参与全球数字治理,推动形成公正合理的全球数字治理体系。三者是层层递进的关系,有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
       “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战略任务。”余晓晖认为,下一阶段,数实融合关键在工业。“我国工业数字化水平依然较低,我国工业数字化渗透率仅为德国的1/2、美国的约2/3,尤其是,我国量大面广的中小微工业企业数字化基础差,面临技术、资金和人才等多重限制。因此,今年加快发展数字经济,重点应在工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发力。”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应用模式和产业生态,是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路径,目前已全面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进入到规模发展的新阶段,将在带动传统工业体系变革、引领技术产业换道超车、打造我国经济新增长点等方面持续释放价值。”余晓晖表示,当前及未来阶段为确保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增强技术、产业和设施支撑能力,加快在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落地应用方案探索,加强跨部门、跨系统协同推进力度。对此,余晓晖提出了几条建议:
       一是持续加大工业互联网网络、标识、平台、安全基础设施体系化建设力度。拓展“5G+工业互联网”支撑能力,扩大标识解析体系节点规模和覆盖范围,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完善国家工业互联网安全监测和保障体系。
       二是深化工业互联网在制造各行业应用,加快向矿山、能源、医疗、交通、物流等行业以及安全生产、应急保障、质量追溯、节能减排等领域的拓展。加快工业互联网与传统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协同建设、融合应用。推进5G全连接工厂、工业互联网平台、标识解析等与各工业园区深度结合,推动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发展。
       三是集中力量破解制约规模化发展的技术短板,同时加快平台、标识解析在重点产业链普及应用,打造网络化智能化供应链体系,赋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提升。
       四是将工业互联网有机融入国家重大工程、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中予以支持,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统筹支持力度。

       全国政协委员李连柱:加快打造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全国政协委员、尚品宅配集团董事长李连柱带来三份提案,涉及加快打造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城市、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等方面的内容。
       李连柱委员认为,“双跨”平台是工信部从全国遴选出的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代表着国内工业互联网平台最高水平,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国家队”,在赋能带动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这几年工业互联网的落地应用不尽人意。
       对此,李连柱委员提出了发挥“双跨”平台优势,加快打造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城市的建议。
       李连柱委员建议,集中一个城市,央地合作,深度打磨,不仅帮助大企业解决数据安全、数据孤岛和系统孤岛问题,更多帮助中小企业低成本、低风险地快速从工业互联网获得收益。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走深向实,抢占新一轮工业变革制高点。
       同时,他建议要培养数字化人才,打造数字实践基地。尽快在高校内开展工业互联网的课程,重视从高校到上岗实习的人才培训,以解决工业互联网落地的人才痛点。各“双跨”平台企业可以和地方共同建立工业互联网人才培训中心,帮助企业培养数字化人才、打造数字实践基地。

       全国人大代表周云杰提交6份建议 涉工业互联网科技创新等话题

       2023年,周云杰再次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今年两会计划提交6份建议和1份议案,涉及工业互联网、科技创新、区域发展、新兴产业和绿色低碳等领域。

       围绕如何推进新型工业化,周云杰认为,应当重视工业数据的高水平应用。“当前我国工业数据的应用仍处于中低端水平,自主可控能力不强。”周云杰表示,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大而不强”,数据很多,但被有效挖掘和利用的比例不高;二是“全而不优”,在资源配置与实现系统价值增值方面,多数平台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较差;三是“广而不通”,从平台间数据互联互通的角度看,数据壁垒林立,平台间数据流通阻力较大。
       对此,周云杰建议,首先,建设新型工业化高质量标准体系,由龙头企业开展标准试验和试点示范,加快标准应用推广。其次,推动人工智能应用普惠中小微企业,让企业用得起、用得好。最后,在工业数据化的基础上,让数据应用专业化,培育一批专业化的工业大数据服务商,参与工业数据确权、流转、交易的标准及规则制定。
       2023年是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以下简称“上合示范区”)建设5周年,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在周云杰看来,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上合示范区要聚力打造面向上合组织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化合作新平台。
       具体来看,聚焦数字经济发展,支持申建上合工业互联网国际化特色先导区,推动中国工业互联网在平台、网络、安全等基础共性标准建设和国际接轨力度,形成国际认可的中国工业互联网方案和标准。

       全国人大代表陆晓琳:发展工业互联网 赋能城市数字经济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黑龙江企业商会理事、博发康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陆晓琳带来的第一条建议就是——发展工业互联网,为城市数字经济赋能。
       全国两会前,陆晓琳做了大量的调研,无论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还是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都为国家发展指明了一个重要方向——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潜力依然巨大,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大趋势。“中国2018 - 2021年产业互联网的实际增加值逐年上升,产业互联网对GDP增长率的拉动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产业互联网已经成为促进GDP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陆晓琳说。
       如何发展工业互联网?陆晓琳认为,应从设施、政策、人才等方面做出努力。首先应完善设施建立技术底座,通过云计算的方式,实现技术赋能,将先进的技术快速落地、扩大应用。同时,做好政策引导,鼓励平台企业积极赋能实体经济,对平台企业在新技术、新业态等方面的探索和投资布局给予更大的支持。加大对数字化转型的引导支持力度,遴选部分特色鲜明的优势产业集群试点示范,带动行业转型升级。
       陆晓琳还建议,将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建设投入纳入加计扣除政策,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促进广大企业特别是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将数字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校企合作、产研相长,形成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应以产业互联网为突破口和着力点,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产业互联网平台,推进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互联网化和数字化进程。

       全国人大代表刘怀平:工业互联网推动钢铁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2022年,我国粗钢产量10.13亿吨,占据全球钢铁供给市场的半壁江山。传统的钢铁行业如何用好科技的力量提质升级?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是推动钢铁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载体。
       全国人大代表、昆岳互联环境技术(江苏)有限公司创始人刘怀平接受采访时表示,工业互联网以数据为驱动,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联接钢铁企业中“人、机、网、场”,打通信息孤岛,促进各类数据有序流动,为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智能感知、网络连接、数据分析等能力支撑,利用智能技术与工业知识的有机融合,推进钢铁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尽管大部分钢铁企业认识到发展工业互联网势在必行,但推进工业互联网应用部署过程中仍阻碍重重。
       对此,刘怀平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加快钢铁行业工业互联网科技攻关与示范项目建设。鼓励钢铁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技术服务商等联合参与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技术和行业共性技术的攻关,推动工业互联网成果转化;鼓励大型钢铁集团发挥引领作用,加快建设一批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推动设备预测性维护技术的普及应用,提高钢铁企业的能源综合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的能耗及能源成本,增强钢铁企业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第二,推动钢铁企业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鼓励钢铁企业加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投入,完善产线自动化系统、生产管理系统和企业管理系统等三层信息化系统,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IoT等技术应用,实现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互联互通。
       第三,鼓励钢铁企业采用第三方环保能源管家。第三方环保能源管家具备工业互联网与环保能源系统深度融合应用能力,能够提供包括超低排放改造、极致能效达标、智慧环保运维和远程专家指导等服务,可以促进钢铁企业传统环保能源运维模式创新发展。
       第四,出台扶持政策引导钢铁企业数字化转型。鼓励各级政府部门出台资金扶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提供钢铁企业数字化转型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支持钢铁企业在技术、生产、经营、销售、服务等环节灵活有序融入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钢铁企业环保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支持钢铁企业建设能源智能化管控中心;鼓励高校开设工业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的相关课程,引导行业企业与高校合作办学,培养专项数字化人才。
       第五,加快钢铁行业工业互联网相关标准建设。依托专业的标准化技术组织,推动产学研用多方合作,开展钢铁行业工业互联标准体系建设与完善。聚焦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智能化生产、供应链协同、绿色化生产等重点应用场景,开展平台互联互通、机理模型开发、智能决策、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等技术和应用构建统一的标准体系,确保工业互联网各系统和各环节标准互认、数据互通,为工业互联网在钢铁行业的大规模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全国政协委员黄宝荣:率先在工业领域加快数字经济立法 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黄宝荣就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强数字经济立法规范数据生产管理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的提案》。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是数字经济的核心关键要素。
       黄宝荣表示,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企业数据管理意识缺乏、管理方式落后、管理体系不健全,导致企业数据管理存在采集不完整、数据孤岛、数据质量差、数据标准不一致、数据影响分析困难、数据管理混乱、数据安全无保障等问题,严重影响数据的可用、可信、可流通、可追溯水平,生产运营过程中沉淀的数据成为难以分析利用的“脏数据”,后续数据清洗加工耗时费力,无法满足高层次的数据确权、流通、交易、使用、分配、治理、安全要求,严重制约数据价值的释放,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质量。
       黄宝荣认为,健全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加快立法步伐,完善体制机制,为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法治保障成为当前数字经济发展特别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急需解决的关键环节。完善数据治理,提升数据质量,保障数据可用可管、完整准确和安全可信迫在眉睫。率先在工业领域加快数字经济立法,从源头解决数据的标准化管理事关国家发展和安全大局,有助于充分发挥我国海量数据规模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支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
       为此,黄宝荣建议:一是将数据管理标准化上升到法律层面。参照环境影响评价和节能评估审查立法体系,数据管理也应有上位法予以支撑,建议全国人大将数据管理要求纳入立法计划,明确企业数据管理的法定责任、执行标准和统计规范。
       二是在《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通用大纲》中增加数据管理专篇。参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我国首个数据管理领域国家标准《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DCMM)》,要求企业对拟投资项目从数据战略、数据治理、数据架构、数据应用、数据安全、数据质量、数据标准和数据生存周期8个核心能力方面完成数据管理专篇编制和贯标。
       三是在适宜地区率先开展“数评”试点。将数据管理能力评估与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估审查并列为投资主管部门项目核准备案的单项前置条件予以审查备案。选取国家数字经济枢纽节点省份或地区率先开展试点,西北地区甘肃省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具备一定基础,传统工业数字化转型需求迫切,经济体量相对适中,具备开展先行先试省份的基础条件。

       全国政协委员张涛:倡导数字化科学 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今年的全国两会,住辽全国政协委员、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铁西工厂厂长张涛准备了《关于倡导数字化科学 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提案。
       张涛介绍,近年来,我国数字化建设步伐加快,互联网的普及率以及用户规模都在大幅度提升,数字化正在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模式,深刻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是顺应这一趋势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
       推进数字化可以大幅度降低企业的制造和人力成本,但在时代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也伴随着一些值得关注并有待提高的方面。例如,固有传统思维模式贯穿企业管理,数字化人才南北方分布不均、一二线城市分布不均,数字化技术没有得到全面落实等。为此张涛建议:
       1.推动企业数字化理念,鼓励我国企事业单位积极探索对虚拟技术应用的发掘,为企业技术骨干积极参与该领域的技术沙龙探讨与交流搭建平台。2.促进交流合作,各地政府倡导同行业企业之间竞技活动,组织产品质量与设备高端人才参与表彰性的竞技交流,让国企、外企与民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3.加快企业数字化人才培养,要鼓励企业领导者重视科学人才的挖掘与培养,并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投身于数字科学的开创;鼓励为数字化人才提供分享与交流的平台,例如创办“国际互联网大赛”,以及龙头企业与知名院校合作举办“数学科学竞技赛”等。4.加快出台数字化转型项目的扶持政策。出台针对“数字化转型项目”相关的技术开发、试点项目应用等方面的政策性鼓励文件。对示范项目、创新型技术专利等给与税负减免、财政补贴等。减少企业负担、吸引该领域的知名企业投资重点城市的数字化项目开发,提升相关方践行“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性,进而实现我国数字科学与城市经济繁荣的协同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施卫东:推动制造业“智改数转”,加快数字中国建设进程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提交了《加快发展数字经济 不断推动制造业“智改数转”》等多项提案。
       施卫东表示江苏省在内的许多地区出台了行动方案,把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但在实践中还面临着一些问题。根据施卫东的调研,大约6.7%的企业有了数据治理思想,把收集到的数据用于决策,80%以上的企业没有大数据战略部署,把数据整合和分析交给信息技术部门,数据处于“沉睡”状态。
       此外,认知和思维缺位问题也比较突出。“我在调研中发现,大约93.3%以上的企业已在探索转型之路,33.3%的企业已在转型道路上做了一些努力,但能真正理解‘智改数转’和成功实施的企业比例很低。”施卫东感慨道。
       “复合型人才缺乏也是关键问题之一。”施卫东表示,调研中的企业100%认为人才是制约企业开展“智改数转”的关键因素,是“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不能转”的主要原因。多数实体企业缺乏数字化、信息化人才,更缺横跨多领域的复合型人才。
       对于上述问题,施卫东建议,要帮助“难转”企业做好“智改数转”顶层规划。企业必须走战略引领之路,借“数”赋能。政府也要为企业对接标杆企业,要求企业把数字化战略纳入企业的核心发展战略,通过以点带链、以链带面的节奏做好“不会转”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部署指导,帮助企业管理决策层拥有数字化战略眼光、战略思维、战略规划,主动求转求变。
       同时,要帮助企业全方位思考企业家转型、决策战略转型、管理体系转型、产线数字化转型,清晰智慧企业定位、转型成功的关键、转型的基本逻辑、转型的内容和路径,规划出科学的数字化转型发展蓝图,思考智能化改造的成本和效益。
       而针对企业“不会转”的原因,施卫东表示主要问题在于这些企业缺乏数字化思维,缺乏实现企业运营协同层到工厂执行层的设备集成、数据集成和数据管理的数据基础平台建设,缺乏打通生产、销售、管理等业务数字化环节的方案。
       施卫东建议,要孵化和引进第三方服务,为决策者整理出所有标杆企业“智改数转”案例方案,让“想转不会转”的企业根据自身运营的具体实际情况,形成一张有效的企业推进表、建设表,实现企业数据赋能运营。
       自建地区智能制造数据中台也至关重要。施卫东分析认为,建立制造业数据中台是战略性行动,为区域制造业企业提供全套的技术体系、数据体系、服务体系和运营体系,为“智改数转”企业经营的数据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提供更好保障。
       “数据中台推进‘智改数转’和对地区制造业企业未来发展很有价值。因此,自建地区智能制造数据中台,连接制造业全域数据,帮助区域企业合理配置资产、分析经营、精准营销,实现智能应用和数据价值化。”施卫东进一步表示。
       “最后,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与否,跨界复合型人才队伍很重要。”施卫东建议,以标杆企业案例为支撑,以企业数字化转型项目为抓手,构建专业技术强、学科交叉和有转型经验的结构化的“专兼”结合人才队伍。具体而言,一是引进一定数量的智能制造产业高端研发人员,提高“智改数转”智能技术研发、智能设备改造的关键技术创新能力;二是政校企行合作,分类培养一批智能装备操作、智能检测管控等方面的现代产业技术工人和复合型技术人才;三是建立跨领域、跨系统、跨企业人力协调工作政策和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刘尚希建议:培育SaaS市场,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两会期间,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提交了《关于大力培育SaaS市场,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提案》。
       刘尚希认为,我国的数字化是从消费数字化起步的,但我国企业的数字化却发展较慢,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更是滞后,这是因为市场力量弱小,即基于云计算的“软件即服务”(SaaS)市场未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较于本地化部署、一次性收费的传统软件服务模式,SaaS提供基于云端的模块化服务,使企业可通过‘订阅模式’按需使用和付费,极大地降低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门槛,尤其是让中小企业无需承担高昂的定制成本和机房建设费用,即可享受‘拎包入住’的技术普惠。”刘尚希说。
       刘尚希指出,相较欧美发达国家,我国SaaS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根据IDC数据,2021年中国的SaaS市场规模为606亿元,仅为美国的1/18。相较于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全球第二的地位相距甚远。其问题主要是,一是SaaS市场成长的营商环境有待优化。二是我国SaaS市场的供给创新能力较低,技术基础薄弱。三是我国SaaS市场的需求不足。
       因此,刘尚希建议,一是将SaaS服务定位为新型产业,完善营商环境。可在部分城市通过产业集群规划等方式,支持培养一批SaaS市场的“独角兽”。对投入研发适合于中小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SaaS公司,可以提供针对性的支持政策。借鉴德国、西班牙等国家的做法,为中小企业购买租赁数字化软硬件应用提供专项补贴。
       二是引导企业积极上云,提升SaaS应用的渗透率。建立行业标准体系,推进云安全和风险检测、评定、认证以及备份管理机制,推进一些特定行业的行业云或混合云上云机制,降低SaaS应用的合规性风险。梳理遴选一批利用SaaS实现数字化转型的优秀企业作为标杆,总结其成功经验,探索规模化推广的路径,提升行业整体的认知水平,降低行业整体的学习成本。
       三是鼓励各类头部企业发挥技术和人才优势,助力SaaS市场生态加快形成。SaaS需要平台底座以降低新软件的开发成本,需要开放接口的标准化以实现数据流通和SaaS应用相互集成,需要二次开发商提供差异化的服务。鼓励数字科技公司、平台企业等各类头部企业开放自身积累的技术能力和客户资源,通过低代码平台、开发者平台、技术开源等方式助力SaaS市场生态形成。

       全国政协委员周鸿祎携三份提案上两会,聚焦人工智能、城市安全和数字化“共同富裕”

       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再次连任全国政协委员,正式进入履职的第六年。据了解,今年周鸿祎将携三份提案上会,分别关注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发展、城市数字安全和中小微企业数字化“共同富裕”。周鸿祎表示,三份提案可以用一句话总结:上山下海扶助小微。
       “上山”是上科技高山。近期ChatGPT引发全球热议,周鸿祎认为,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巨大跃升将掀起一场新的工业革命,我国理应迎头赶上。在关注技术层面创新的同时,更要关注技术突破背后所依赖的创新模式。他在提案中建议从两点着手发展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首先是建立大型科技企业+重点科研机构的产研协同创新模式,打造中国的“微软+Open AI”组合引领大模型技术攻关;其次是支持设立多个国家级人工智能大模型的长期开源项目,打造开源众包的开放创新生态。
       “下海”是下产业数字化蓝海。目前,城市已经成为数字化场景和产业数字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整个城市架构在网络、软件和数据上,城市的安全脆弱性前所未有。过去几年,360在多个城市尝试建设城市数字安全大脑,通过“四个集中”即集中数据、集中专家、集中研判、集中能力,为城市管理者和监管部门提供统一的数字安全态势感知平台。
       “助小微”的含义是通过SaaS服务助力数字化“共同富裕”,去年周鸿祎曾建议鼓励帮扶中小微企业构建数字安全能力,补齐国家数字安全的缺口。在服务中小微企的过程中,周鸿祎发现,目前中小微企业数字化面临两方面问题:一是没钱没人没技术,正在成为数字化的盲区;二是大型企业数字化路径中小微企业跑不通。中小微企业不是不需要数字化转型,而是市场缺乏有效的攻击和适用的产品与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庞达:打造一批企业数字化转型“小灯塔”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已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必修课’。”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庞达就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进行了深入调研,建议打造一批“小灯塔”企业作为数字化转型样本,带动广大中小企业“看样学样”,加快转型步伐。
       庞达委员建议,要建立制造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汇聚政府、服务商、企业、科研机构等资源,全面对接企业需求,提供“应用通”“政策通”“培训通”“诊断通”“需求通”等服务,并推出数据码,打造智能升级的“工具箱”、服务商的“资源池”、产业生态的“调度室”、数据流通的“立交桥”和供需协同的“交易所”。同时,培育一批数字化转型领军服务商,建设一批智能示范工厂,打造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企业。
       针对企业意识不强“不愿转”、担心投资风险“不敢转”、缺乏人才支撑“不会转”等问题,庞达委员给出的建议是,可以采取“平台让一点、政府补一点、企业出一点”的方式,实施轻量化投资、短工期改造,力求较高的投入产出回报;组织信息技术、行业技术、工艺制造、企业管理等专家为企业“画像”,厘清企业生产经营机理、流程、工艺,找准痛点、难点、堵点,系统梳理企业共性问题和需求。
       此外,庞达委员还提出,建议鼓励企业设备、研发、供应链和运营管理“上云上平台”,充分发挥“小灯塔”企业示范作用,推动中小企业“看样学样”,达到“试成一批,带起一片”的目的。

       全国人大代表、协会荣誉会长聂鹏举:建议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科力尔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聂鹏举建议,新一代网络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制造业企业想要往高端制造转型,促进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已不是选择之一,而是关乎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一步。
       聂鹏举认为,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企业可以实现实时采集运行数据、强化数据分析和价值挖掘,并通过这些数据精准预测用料需求、进行设备远程监测和能耗管理,精细化管理制造业企业工艺、制造、物流等各个环节。然而,目前我国产业数字化发展时间较短,大多企业仅在办公自动化、流程审批自动化、客户管理等运营系统实现数字化。但整个组织系统的数字化转型,包括整个企业的生产、运营、销售等全流程的成套数字化转型非常困难。特别是目前生产领域数字化技术成熟度不高、相关投入成本过高,愿意投入且能够实现生产数字化的制造企业很少。
       对此,聂鹏举建议,国家应设立专项基金或补贴,引导数字经济企业服务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过去我国移动支付、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消费领域数字化转型十分活跃,针对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由于存在许多技术和实际应用难题,进展较慢。但推进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国家应设立专项基金或补贴,针对服务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专项技术研发进行补贴、或对有关研发成果进行奖励,引导企业服务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加快培育专门服务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专精特新企业。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迅猛,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企业均有较为突出的代表企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所需的技术储备已有一定基础,但制造业想要实现数字化转型,更困难的在于如何将有关技术与工厂实际生产、管理结合起来,目前尚未出现能很好地将上述技术运用于企业生产管理、专门服务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工厂建设的专精特新企业,国家可以加快培育一批此类企业,助力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
       加强数字化转型理论技术和优秀示范案例宣导。当前许多制造企业虽然对数字化转型有所了解,但更多局限于办公自动化这类运营数字化转型,对全组织系统的数字化了解不够深入。建议可以组织高校、研究所等机构给予企业更多理论层面的指导,不仅包括整个企业的生产、运营、销售等全流程的数字化转型基本理论,更多的是让企业根据自身行业特色,学习和思考如何在各个环节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同时也可以加大对标杆智能化工厂案例的宣导,如定期组织企业前往智能化工厂优秀示范基地进行参观学习,还可以让商会、行业协会等定期举办数字化转型论坛、学习活动等。
       *注: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来源:工业互联网说